查看原文
其他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凤敏|研·毕业谈【20】

研·毕业谈

又是一年毕业季,送别的时刻,让我们听听那些即将告别研究生生涯的学子的心得。近期,我们将定期推出2022文化育人毕业季【优秀毕业研究生专访】系列,从他们的科研之路和校园故事中获得思考和感悟,以榜样为明灯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



个人简介


王凤敏,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。研究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位列专业第一,参与12项专业课题立项,主持4项,曾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。


在校期间担任新闻传播学院团委(学生)副书记、辅导员助理、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。参与组织聆听光影无障碍光影活动获得第七届山东省“互联网+”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、第四届山东大学志愿服务大赛金奖等多项奖项,曾在中建八局、字节跳动、青岛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实习。


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山东大学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、山东大学优秀生源奖励基金一等奖、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、山东大学优秀团干部、山东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毕业后去往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参加工作。


积淀知识,厚积薄发


2018年的夏天,通过“优秀卓越人才计划”与山东大学结缘、与济南结缘,王凤敏便爱上了这座充满着人文气息、烟火气息的学校与城市,她深深下定决心,要在这里积淀知识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学生当以学业为主,王凤敏便首先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学习上,她拿出研一一年的时间,沉浸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,尝试自己是否适合进一步读博深造。这一年,她减少了外出娱乐活动,也减少了相关实习工作,而更多待在图书馆里,徜徉在学术论文的海洋中。


也正是这样的生活,王凤敏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少有的宁静,回归内心,与最真实的自己相遇。在跟老师、同学的交流中,王凤敏发现了学术中的快乐,也发现做研究其实是苦行僧工作,特别是对文科来讲,要坐得住“冷板凳”。


也就是在这半年的沉浸中,她开始尝试论文写作,通过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,并在改正后向学术期刊投稿,最后的结果虽然是石沉大海,但更让她坚定前进的脚步。



在被学术期刊拒绝了无数次后,王凤敏的文章被北大核心期刊录用,这是对王凤敏过往努力的认可。也就是在第一篇文章发表后,王凤敏给了自己一段思考的时间。这段时间里,她不断与身边的博士、博士后、教授交流,了解他们的学术之路,而后与自己展开交流,梳理自己的学习历程。


在不断叩问自己内心的过程中,王凤敏发现做研究和写论文比一开始认知的还要困难,尽管她选择了心无旁骛地学习,但还是觉得进度较慢。认清自己后,王凤敏做出了适合自己的决定。



多元试错,落子无悔


在第一步迈完以后,王凤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,在不同的职业和企业文化中感知,去探索自己适合什么,需要什么,能专注于什么。


这一年,她选择去了多家的企业去实习——在中建八局中,感受到了国有企业独具的文化特色。现在的国企早已不是以前的国企,不再是人们印象中认知的“拿着报纸喝茶混一天”,国企的节奏变快,加班可能也成为了一种常态。社会变了,加快节奏改变状态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。


在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,她感受到了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特色。互联网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同事,大家相处在一起很快乐,这里更具有年轻的活力和无限的可能。但互联网企业的加班也是常态,大家拼搏的精神却是比国有企业更强烈一些。


在青岛出版社里,王凤敏感受到事业单位工作的特色,大家有自己的专业领域,专注做好自己的事,这里的节奏比国有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慢一些,而且有更多的私人空间。

在共青团青岛市委,她感受到了更多的人生价值感,积累更多的社会责任感。


在多次的尝试中,王凤敏瞄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。她说:“所有的职业都有自己的两面性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没有绝对的好与坏,就像谈恋爱一样,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。”



创新公益,释放价值


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之外,王凤敏还担任了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团委副书记,有了更多时间与学生会、研究生会以及学生接触。这样的接触,更为她的研究生生活添加了丰富的青春色彩。


王凤敏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的是遇上了“聆听光影无障碍”光影活动,在这个活动中,她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感受到了完成项目之后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成就感。


最初,他们只是在学院的一方活动室中,不断重复地看电影记台词,不断打磨二次创作的剧本,陪伴着演职团队一遍一遍地走配音,虽然辛苦,但是也非常丰富。在彩排阶段,大家同心协力地演出,获得了学校领导、学院领导、盲人协会负责人、媒体和影院负责人的认可,获得了公益演出的机会。“在第一次演出阶段,我们把每一个小环节都努力做到完美无缺,在播放现场,有许多盲人朋友听着电影的解说,留下了泪水,在跟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交流过程中,大家才更深一步地明白了这样的电影对他们的意义”。


通过公益演出,王凤敏更加明确了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,通过语言的改变让视障朋友实现了看电影的愿望。后来,这个项目在多次比赛中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,新华社也做了相关报道,同时也借助这样的赛事推广了项目,也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去演出,让盲人朋友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。



王凤敏身上有着不断突破自己的勇气、不轻言放弃的韧劲和潜身实践的担当。她用奋斗和努力,书写着自己精彩的青春故事,诠释着新一代山大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

猜你想看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刘笑宇 | 研·毕业谈【19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吴俊杰 | 研·毕业谈【18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孙守晶|研·毕业谈【17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秦倩怡 | 研·毕业谈【16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玉琢 | 研·毕业谈【15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陈莜烨 | 研·毕业谈【14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吴雪菡 | 研·毕业谈【13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冯洁茹 | 研·毕业谈【12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顾潘龙 | 研·毕业谈【11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李炜 | 研·毕业谈【10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刘昊 | 研·毕业谈【9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薛祎凡 | 研·毕业谈【8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韩晗 | 研·毕业谈【7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陈晨 | 研·毕业谈【6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孔凡猛 | 研·毕业谈【5】

对话2022届优秀毕业生王奕 | 研·毕业谈【4】


山大研究生

sdu-grad


编辑:罗妍

材料来源:新闻传播学院

值班栏目主理:黄睿

责编:韩笑晨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山大研究生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